工道·专题|航天日致敬逐梦九天的他们!

 精密流量调节器     |      2024-02-20

  2005年10月,张舸进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总装与环境工程部工作,并被分配到了神舟飞船总装班组。

  舸,船也。对张舸来说,这是一种奇妙的巧合。航天的种子,开始在他心中萌发,破土成长。

  18年过去了,进入不惑之年的张舸已成长为第五代神舟飞船总装班组长,先后圆满完成从神舟七号到神舟十五号的总装任务,和团队一起将18名航天员26人次成功送入太空。

  神舟飞船总装是各个设备的“最终集成”,需要通过电缆铺设插接、设备紧固安装等工序来完成。在总装任务中,工作人需要完成共计40余册总装工艺规定的1181道工序,涉及工步数超1.5万步,工步动作更是高达近80万次。

  神舟飞船的返回舱容积约6立方米,舱里一共有200多台设备。总装人员的有效操作面积只有0.7平方米,舱内仅有4个踩踏点。张舸和同事们操作时经常要像蚯蚓一样扭动着钻来钻去。更多的时候,他们要在不可见区域完全凭感觉“盲操作”,安装直径只有3毫米的螺钉,螺钉安装的最小操作间隙只有不到1厘米。

  面对挑战,张舸会在模拟舱不厌其烦地练习:练体能,让身体不动不抖;练技能,让螺钉不掉不偏;练精准,让螺钉紧固力矩一步到位。一遍不达标就再来一遍,一天不达标就加班苦练。

  “载人航天,人命关天”,这8个字深深刻进了张舸和同事们的骨子里,“航天器的质量在我们手中,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在我们心中。”如今的他能做到身体稳如雕塑,微小螺钉安装一次成,紧固力矩一把准,安装的几万颗螺钉万无一失。

  2001年,19岁的秦世俊怀揣梦想,进入航空工业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作。在父亲的叮嘱下,秦世俊把很多人不愿意做的活干到了极致。仅用4年时间,便成为公司最年轻的数控铣工高级技师。

  在数控车间,秦世俊主要负责起落架和旋翼零部件的加工,这些也必然的联系到产品性能和司机的安全,误差超过0.01毫米零件就要报废。0.01毫米相当于人头发丝的1/10,因此秦世俊常说:“精品与废品的距离只有0.01毫米。”

  一次,秦世俊带领同事一起攻关某型直升机前起落架关键件外筒加工,他们连续奋战了7个日夜,外筒内孔表面粗糙度从0.482um一路下降。尽管有人提出,粗糙度降到0.4um就可以了,但是秦世俊又“费时费力地”把这个数值降到了0.1~0.17um。

  2014年,哈飞公司以秦世俊的名字命名了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工作室以团队名义申报国家专利40项,20项已发授权号,自制工装夹具100余套,实现小改小革1000多项,创效过千万元。

  全国劳模杨峰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25车间的一名钳工。

  航天六院负责研制火箭的“心脏”——液体火箭发动机,杨峰就是为这颗“心脏”做阀门的人。正是通过阀门精准控制燃烧,实现对火箭的调速和调姿。此前,嫦娥号、玉兔号、神舟系列等“弹、箭、星、船、器”逐梦太空,不能离开杨峰和团队生产的阀门。

  “推得精、飞得稳、变得妙、落得准”,这是媒体对月球着陆探测器推力发动机的生动描述。而实现减速、悬停、平稳着陆的核心部件——流量调节器,就出自杨峰团队之手。

  流量调节器相关零件的精度必须控制在微微米级,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二十分之一。为此,杨峰带领团队考虑工件的装夹定位、刀具刃磨、应力控制、环境和温度等复杂因素,反复细化、优化参数,才最终突破加工瓶颈,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机械加工的空白。

  也是为了攻克月球着陆探测器上一个核心部件的加工难题,杨峰把自己关在厂房里整整7天,不分昼夜地琢磨,连吃饭都是家人送到车间。

  当他攻克这一平面垂直度误差在0.005毫米以内,装夹误差在0.003毫米以内的操作难题后,同事们发现他整个人瘦了一圈。最终,杨峰使用的这一操作法被航天六院和陕西国防工会命名为“杨峰式推力室定位调整法”。

  从毛头小伙到年过半百,杨峰在守护火箭“心脏”的路上磨炼成长,奔向人生的星辰大海。

  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需要无数双巧手。把多年的经验传授出去,帮助更多人,更有意义。”

  “焊花”王鹤有一双格外白皙娇嫩的巧手。17年来,这双巧手参与制造过十多个航天空间载荷项目,这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神舟系列、天宫系列和嫦娥系列。

  王鹤是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电装工艺中心的工人,2006年起一直从事航天PCB手工焊接工作。如果将普通焊接比作“缝衣服”,她的工作堪称“绣花”。

  PCB的中文名称叫印制电路板,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如同航天器的“大脑”,手工焊就是要把元器件焊接到电路板上。元器件大多价格昂贵,操作中的一个微小失误,就可能会引起数亿元的损失。为此,王鹤练就了一身超强“绣功”,她完成的近百万个焊点中,没有一个不合格。

  一次,某型号任务由于操作人员失误,导致PCB多个焊盘脱落,几百万元的设备面临报废。王鹤主动请缨,经过两天两夜奋战,钻研出独特的返修工艺,将PCB快速修复完好,得到高度评价。

  2020年,王鹤在工作中眼睛意外受伤,视力下降,不得不转做培训工作。尽管无法在一线参与项目,但她并不遗憾:“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需要无数双巧手。过去工作忙,我只能带一个徒弟,现在能把多年的经验传授出去,帮助更多人,更有意义。”